摘自人民网新华网等众媒体:丁凯讲线性素描,谈中国美术学院的招生改革
- 来源:中国美院美术中心培训 浏览量:
一 线性素描概念的提出
随着近年来中国美院对考生要求不断的提高招生考试也在不断的改革,随之而来对广大艺术类考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2013年至2016年,中国美术学院校考中传媒动画学院图媒专业均被要求以“线性素描”作画。很多同学对于“线性素描”这一概念模糊不清,不能理解考试要求,甚至出现了一种纯白描式的极端作画方式,导致应试中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张歆童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造型专业素描90分
二 为什么要提出线性素描的概念?当今美术招生考试的方向是什么?
“线性素描”这一提法,并非是基于“明暗”素描的对立,也不是指单纯地以“线”来进行素描表达。线性素描的本质,其实就是唤起素描作为单纯艺术类型的自觉意识,也就是说,让素描本身的艺术属性得以彰显,而并非只是作为进行艺术创作的练习或草稿。“线性素描”的提出,更重要的是针对当前教条化、模式化的美术考前训练的弊端。我们在教学中提倡“线性”概念,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造型本身,让学生更好地释放潜能,展示才华,最终能成长为真正的艺术人才,而非考试机器。
作者:甘直上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素描三科均85分主要因为随着这几年考前培训行业的不断壮大,出现越来越多的刚学画没多久的考生,很多画室在为了保证学生的升学率时,出现了些流水线式的教学模式,比如一个鼻子分三个大面分别涂什么颜色然后再分几个小面等,从而使考卷中趋同性比较明显,缺失个性。因而这种只用某种理论和理解去套对象而失去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和感受物象来描绘时,必然会缺失对物象的真实感动,画面也就不能打动人。也就是所谓的一种模式化和概念化。其实理论和概念的理解本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脱离认真观察和感受物象,只把它当做一种表现手法来套入每个物象,就失去的绘画的意义。
作者:谭荣家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素描科目85分多年来形成的模块化速成训练,在各类美术培训机构中盛行,积习日深。而这 一切发生的根源,却是美术院校招考选拔的方式。一方面,真正有天赋、功底扎实的考生在这种招考模式中没有明显的优势,甚至落选;另一方面使得大量的缺乏创造力的学生进入专业院校,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近年来的美院考试给考生一种印象:素描必须是很强烈的,明暗与光影关系变成画面的主体,“熟练”
作者:甘直上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素描科目85分
变成评分的重要标准,美院考前培训似乎成为快餐加工,可以以统一方法步骤和一个标准训练考生。这对考生的个性、创造力天赋都是一种必然的伤害。其实从美术院校选拔的初衷而言,优秀的素描并不存在既定的模式,它应是生动、充满表现力的。既要有极为扎实的训练,也需要有良好的悟性和宽阔的视野。说到这你应该可以理解陈丹青说看到中国式素描就想死!当然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根本的方法就是招生考试的改革。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率先做出了改变,直到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的专业考试一直在变,每年考试内容都不一样,让很多模式化教条化训练的学生无法应试,很多学生一进考场就懵了,更有学生一看考题直接选择弃考。优秀美术学院的招生考试一定是招那些真正热爱绘画,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学生,真正有扎实基本功的学生,而不是纯粹为了考大学应试的学生。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率先进行了改革,2014年两会上更是很多专家提出美术招生一定要改革,2015年很多省份和校考院校也相应做出了改革,2016年西安美术学院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色彩考试和中国美术学院一样考彩色头像。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美术教育一定能够健康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一份力量。
作者:林洁婵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素描专业89分三 线性素描的内涵?
“线性素描”顾名思义,强调以“线”造型,当然离不开“线”的表达,就是以“线”为主要的的造型语言形象,着重呈现线条开放、深入、微妙的表达力。对“线性”的狭义理解往往认为线性素描即是线描。其实倡导“线性”,是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应试素描模式相参照的一种偏重以线为主体,直接、敏感、微妙、深入地描绘物象的写实素描方式,而非局限在纯以“线”描绘的。在这里“线”是主体,她是开放的、鲜活的,有不同风格与神韵,高品位的。
作者:黄郡贤 2015年画于美苑画室武夷山校区 武夷山二中高二学生四 线性素描的外延?
“线性素描”的表现语言是多元的,含义非常广并不是狭义中的一条直线或曲线,它可以是一条亮色、灰色、暗色等区域带也可是一种趋势,有重有轻,有宽有窄等等,因而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并无单一程式。线性素描在强调线的表现力的同时,柔合了结构素描、意象素描、全因素素描的某些元素,表达形象最本质的结构、节奏、质感、色调、透视、空间等关系。
作者:赵继福 美苑画室福建分校负责人
五 线性素描的特点?
a.线不仅具备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也成为绘画语言的核心。
b.光影素描是素描体系中的一种,相比较而言,线性素描更直接、自由,更具表现力。
c.线性素描强调对形体结构更本质的主观处理,减弱光影等偶然性因素,但不排斥利用必要的虚实明暗来表达结构转折和色调质感。
d.线性素描中的调子不受光的局限,更具主观性。
e.绘画作品中所谓的“线”在自然界中从来就没存在过,它只不过是艺术表达的“语言”。不同的人用不尽相同的“线”来表达同一对象,却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线”的本质是画家艺术感受的主观表达。
作者:莫乔均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素描专业85分六 怎样练习线性素描?
首先是看的方式的问题,就是观察方式,你想画的作品能够打动人,那它一定是艺术的,一定是来源于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一定是把物象的特质把握住了。所以只有当你在有一定的理论理解和知识背景下对物象观察的越深刻才能越有艺术感染力。这点在大师的作品中能很好的体会到其魅力其经典。所以脱离观察对象的概念理解是缺少生命力的,同样没有基本的理论理解个观察也只能是被动的抄袭对象。美院素描考试中之所以会出现“线性素描”这个词也仅仅是让考生明白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可以是多样的只要你是真实准确的在描绘物象就能取得好的成绩。
作者:甘直上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素描专业三科均85分以上是告诉你了观察的重要性,在学习前你还必须要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素描的核心是什么,当然素描的核心是造型。我们作画时始终要以解决形体为主要目标,无论用怎样的线表达作品用转角线也好用曲线也好,要求线一定要放在形体上,要求每一笔要跟着形体走,我们不需要太多的考虑物象的光影效果,我们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看客观存在的物象,这样我们的方向就对了。比如丢勒的很多肖像素描,就是把头发衣服和脸部都放在同一个明度调子中的,他所关注的是形体本身的特质。
作者:林洁婵 美苑画室 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素描专业89分讲到这里可能很多同学还不理解,一直不停的用线,无光影效果,这样空间怎么办?不可全靠线的穿插关系吧?毕竟我们现在是考生总要做一些相对的“效果”,参加相对的“应试”吧。那么下面我要讲线性素描中的控制力,我们首先要理解几个关键词:节奏、视觉中心、用笔的次序、透视。我们在把握线性素描的空间时离不开这几个词,我们的作品表现最基本的就是一要有准确的透视关系,二要有黑白灰关系(黑白灰关系和虚实关系有些类似),其次作画时一定要找出画面的视觉中心,视觉中心用笔要丰富,画面其它地方以次减弱,当然也包括画面黑白灰关系,这样画面就会有强烈的节奏感,自然空间也就有了。其实在作画时还要考虑线的变化给空间造成的影响。很多同学肯定有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在画人体骨骼时,人体骨骼凸起的地方一定要画重,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为什么说是片面的理解,因为它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要适当考虑光的影响等偶然因素,当人体骨骼凸起时受光的影响,凸起的地方是轻的、亮的,凹进去的地方是重点、黑的;线交叉地方是重的、黑的。请看示意图:
以上是我这些年来对线性素描教学实践的总结,希望能给考生一种新的认识,就是在素描的训练中多去观察物象,多去感受物象,牢牢把握素描的核心内容,养成良好的观察方式和绘画习惯,通过不断的绘画实践产生一种属于自己的正确意识,以便在日后的素描训练中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丁凯
江苏徐州沛县人
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2004年以全国综合第四名,素描单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
考前专业分别通过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06年在校期间素描石膏像荷马获全国美术示范画大赛一等奖
在校期间三次获中国美术学院校一等奖学金
2007年风景速写入编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学教材
2014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育精品教程编委
2002年创办美苑画室,14年教学办学经验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转塘校区校长
- 关闭页面 打印页面